党建工作

党建园地

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32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覃华艳 阅读次数: 日期:2021-10-20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

 

(第三十二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编发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 ————————————————————————————


《七一讲话》解读

内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丽美(副教授)  

 

一、《讲话》贯穿着大历史观的认知视角

《讲话》立足于大历史观的认知视角,站在纵深、宏阔的时空维度,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宽视野、多角度地认知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史。首先,回顾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中国民主革命亟需新思想和新组织的历史大势而生;然后阐明中国共产党凝聚磅礴依靠力量即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揭示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进而带领人民顺应、把握和引领时代潮流的百年史;随后,立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阐明“九个必须”的新征程路径;最后,发出继续投身民族复兴伟业、进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郑重号召。

二、《讲话》揭示了党掌握历史主动的百年史

《讲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视角出发,通过回顾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揭示了党顺应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百年史。即揭示党带领人民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创建党、成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把握时代潮流中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引领时代潮流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百年历史。在此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动选择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由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以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上一条:理论阐释|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依据(张熊玲)

下一条:理论阐释| 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