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运行

教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9月)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4-09-02

2024830日下午,在学校会议中心小会议室召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

首先龙海燕老师总结了上学期期末考核工作,由于这次考核是教研室组织的,因为考虑不周存在一些不足,在老师们的努力下,考核工作得到了圆满完成。

随后,教研室老师围绕如何增强“纲要”课教学实效进行了讨论。徐涛院长认为老师们一要善于用科研讲思政,二要善于把握大历史观,三要善用典型案例讲思政,善用典型案例形成对主流史观的阐释,让材料讲话,让学生自己发现观点,四要系统讲解,针对图像时代知识碎片化的特点,必须注重系统讲解,讲清逻辑、关联和本质。

李雪老师认为,要上好“纲要”课,老师们一是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可以互通有无,可以把自己觉得好的资料分享在群里,二是在课堂上要善于提问,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完全一股脑地告诉他们结论是什么。老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应该要敢于摆明自己的态度,积极地、态度相对温和地对其加以纠正和引导。

谢凯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旗帜鲜明地讲清楚“纲要”课程的基本特点,帮助学生厘清该门课程与其他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内在关系,减少学生对本门课程乃至整个高校思政课的认识误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二是课程设计问题,在明确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主线的基础上,应该尝试对教材体系进行重构,更好地转化为教学体系,尽力避免厚古薄今的现象。三是课程讲授问题,为了形成教学合力,共同促进“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应该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发挥有组织的教学优势,群策群力。

每个老师积极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 图文/ 龙海燕)

初审:高杨族   复审:徐涛   终审:邓小明



上一条:教学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9月)

下一条:教学研究|“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会(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