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学院教研活动室开展了题为做好学情分析,提高教学针对性的专题教研会。
我校“纲要”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05后的大学新生呈现出和几年前的学生不一样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抬头率”,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教学实效,“纲要”教研室老师们围绕学情分析展开交流讨论。刘欢老师认为,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的知识来源多元化,有些来自热播的电视剧,其中有些是体现正确历史观,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例如《觉醒年代》在学生中就很有影响力,可以把其中一些片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陈慧老师认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文科生,但是有些已经遗忘了,导致对有些内容一知半解,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做好和中学的衔接,还要做好系统讲解,讲清中国近现代史的逻辑、关联和本质。胡静老师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关注点,熟悉学生的表达方式,在课堂语言表达上向学生靠拢,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在教学内容中结合学生的关注点,解答学生的疑惑。
这次教学研讨会老师们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对学情分析的思考,还进行了教学经验、教学心得的交流和分享,大家纷纷表示很有收获。
(文/ 龙海燕)
初审:高杨族 复审:徐涛 终审:邓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