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运行

教学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开展“数智时代赋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月)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04-14

为进一步借助数智技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果,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于4月14日下午在弘文楼246教室,开展了“数智时代赋能思政课堂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熊玲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张老师强调了数智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数智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随后,各位教师结合工作实际依次分享了自己在运用数智技术教学方面的经验与见解。谢凯、石曦老师认为要积极拥抱数智时代,主动学习和应用AI技术,不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李雪、韩鑫老师提出要充分借助deepseek、kimi等技术搜集教学中需要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不断拓展教学思路和丰富教学资源。高杨族、谭思师老师认为在借助AI技术搜索资料时,老师们要进行深度思考,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还有老师提出要加强思政课教师数智技能培训,才能更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课堂教学。

此次研讨活动进一步明晰了数智时代下思政课堂教学的创新方向,对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讨论结束后,教研室的两位老师带来了生动的教学展示。谢凯老师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进行了说课。首先,深入解读了民族复兴的丰富内涵,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紧密关系;其次,深入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及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路径。说课逻辑清晰、内容详实,通过理论阐释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增强了老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张熊玲老师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教学。她以贴近生活、引发共鸣的案例为切入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逻辑,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提出的战略意义和深入推进的关键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典型案例、巧妙运用提问互动方式,启发了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思考。

(图文/ 张熊玲

初审:徐诗婷 复审:徐涛 终审:邓小明




上一条:教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开展专题教学研讨(4月)

下一条:“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