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运行

教学研究|“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深耕思政课堂 融入全会精神——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研讨活动(10月)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10-2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简称“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筑牢课堂育人主阵地,10月27日下午,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于弘文楼246室召开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胡静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研讨。

研讨中,韩鑫老师以《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为题作主题发言。她围绕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核心内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视角出发,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文化创新创造和社会民生等关键领域,系统探讨全会精神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路径。针对“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部署,她提出可将其与课程中“人的社会价值”“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等章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素质,成长为契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

谭思师老师聚焦青年成长议题,以《铸魂·修德·明法——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看青年成长根基》为题分享见解。她指出,思政课教学应注重话语转化,将全会精神的“政策语”转化为学生爱听的“青春语”,通过青年榜样的奋斗故事作注解,帮助学生读懂“十五五”规划的时代分量。建议以生动案例与鲜活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国家发展大势,践行“铸魂·修德·明法”要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进程,以青春力量为现代化建设赋能。

两位老师的分享引发老师们的热烈讨论,参会教师纷纷结合教学实践,交流融入全会精神的具体思路、实施建议与心得体会。

最后,胡静老师在总结中强调,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体教师需深入研读全会文件,精准把握精神实质,更自觉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堂。要以扎实的学理分析和丰富的教育素材,充分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激励青年学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担使命、为国奉献、为民服务。


(图/文 胡静)

初审:刘德会 复审:谭安富 终审:邓小明



上一条:我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备赛经验分享会

下一条: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辉为大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