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打造精品智慧课程,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9月23日下午在弘文楼246教室,联合开展了“AI教学系统在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的主题研讨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胡静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胡静老师指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底座、以知识图谱化为架构主线、以智能算法为驱动引擎,是当前思政课程更好适应时代、更有效触及学生、更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和战略转型。胡静老师重点介绍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数字教材和智能资源库的建设情况。
随后,石曦老师以“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为例,介绍了超星AI教学系统的运用情况,分享了AI助手“内师‘德法小先锋’”、AI智能体、AI实践和AI学情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
紧接着,老师们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宋帝老师指出,借助AI数据分析生成学生个人画像,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谭思师老师指出,如果将deepseek、豆包等技术与在线课程平台融合,将更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曾禹彬认为老师和学生在借助AI技术搜索资料时,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还有老师提出了开发沉浸式虚拟仿真项目的相关问题。
此次研讨活动进一步明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思路,对推动我院推进智慧课程建设有一定意义。
(图/胡静 文/胡静)
初审:刘德会 复审:谭安富 终审:邓小明

